旺報【陳萌/北京大學研究生】
「同學,你的發票!」
在北京新中關購物中心買完東西,我習慣性地沒有領取購物小票,轉身離開,店員也習慣性地把我的小票撕毀,放入垃圾桶。但在轉身的那一瞬間,我的耳邊就不停響起這一聲音,腦海中又想起了拿著發票向我招手的台灣7-11店員。可是這聲音和這畫面已經不在了。現在,我在這裡,在北京。
7月9日,我來到寶島,像個好奇的遊客,感覺新鮮而激動。9月6日,我離開這裡,像是不捨的友人,心情複雜難以描述。兩個月匆匆而過,實習外加參訪,讓生活充實的沒有多餘的時間思考差異。人總是極容易就適應了環境,適應了新的生活,所以到台灣之後我們經歷了從不習慣到習慣的轉換後,很快就融入了。回到大陸,我們又一次從不習慣到習慣,只是這一次,時間更短,但感觸卻更深。因此,對比才更深刻,也更讓人無奈。
兩個月前,「被」要求拿購物發票,在捷運、公車上保持小聲說話,垃圾不落地等等。現今,店員不會主動給予發票、也不會要求顧客拿發票,在人擠人的地鐵上可以大聲接電話,滿街都有垃圾桶,卻不難發現路邊無人問津的垃圾,諸如此類的,我對現在的「歸位」卻已習以為常,還是那句話,人總是極容易就適應了環境。
環境的差異是一方面,但對我而言,觸動更大和更割捨不下的是一絲擔憂。曾經有位老師形容大陸和台灣的關係時說,就像一對分了手的情侶,一方還在苦苦要求和好,但另一方卻沒有什麼回應。而根據我自己的觀察和體悟,這對一水之隔的戀人太缺乏對彼此的了解。無論是大陸還是台灣的普通民眾,說起彼此,若是親身去過、走過、看過,或許能說一些耳熟能詳的風土人情,而對於沒去過、甚至不願意了解的人來說,對方不過只是字面上的意義,空空如也。就拿我在台灣的情況來說,對大陸比較了解的人並不多,除了有幾位曾經去過大陸旅遊、或者有長輩親人在大陸的人以外,其他人給的答案大多讓人意外和無奈。無論了解之後的評價是好也罷,壞也好,但起碼了解的過程是重要的。「我覺得北京的高樓太過於商業化,缺少以前的人情味」,這類批評也比「北京有KTV嗎?」這樣的疑問好過千萬倍。
對於能有兩個月的時間感受台灣氣息、聆聽台灣聲音的我來說,真心希望兩岸的交流能多些、多些、再多些。了解是一個過程,需要時間,也需要機會。
引用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10918/140/2ywzi.html
留言列表